



洗牙
健康科普

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
口腔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
通常牙醫(yī)都會建議
一年至少要洗一次牙
對于患有牙周疾病的患者來說
最好每隔半年就洗一次牙
或許有些患者會問
為什么要定期洗牙呢?
洗牙之后有啥好處?。?/span>
今天就來為你們解答~

什么是洗牙?

潔牙(齦上潔治術),俗稱洗牙,指用潔治器械去除牙齦上牙石、菌斑和色漬,并磨光牙面,以延遲菌斑和牙石再沉積,而非日常生活中的刷牙、漱口等口腔基礎護理措施。


洗牙有什么好處?

洗牙的好處有很多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定期洗牙可以清除牙齒表面的細菌、牙菌斑和牙結石等,這些是牙齦炎、牙周炎、齲齒等口腔疾病的主要誘因。因此,洗牙可以預防口腔疾病的發(fā)生。
洗牙可以清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和細菌,避免口腔異味和口臭,同時也可以預防口腔潰瘍和口腔炎癥等口腔問題。
洗牙可以清除牙齒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結石等,避免這些物質對牙齒造成損害,從而保護牙齒的健康。
洗牙可以清除牙齒表面的污垢和色素,讓牙齒更加美白,提高口腔的美觀度。

洗牙會痛嗎?



洗牙后感覺牙縫變大了?

有些人認為洗牙后牙縫變大了,這是因為在洗牙之前,牙齒表面的牙結石已經(jīng)填滿了牙齒之間的空隙,當牙結石被清除后,牙齒之間的空隙就顯現(xiàn)出來,給人一種洗牙使牙縫變大的錯覺。實際上,這些空隙原本就存在,只是被牙結石掩蓋了。如果不清除牙結石,這些空隙會逐漸變大,最終導致牙齦炎、牙周炎等口腔疾病。


洗牙后,牙齒遇冷熱感到酸痛?

洗牙后有些人會感覺到冷熱刺激時牙齒酸痛敏感,這種癥狀是暫時的,通常一周左右就會消失,所以無需擔心。

洗牙能使牙齒變白嗎?

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(qū):有的人認為健康的牙齒是純白色的,就像牙膏廣告中模特的牙齒一樣。事實上這是錯誤的。正常牙的結構是一層較為透明的牙釉質內(nèi)包含有淡黃色的牙本質,因此能夠透出部分牙本質的顏色,所以正常牙的顏色應該是略帶黃色的。特別白而沒有透明性的牙齒通常會給人不真實的感覺。
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齒表面肯定會積累一些色素,這些色素會使牙的顏色看起來更為不美觀。洗牙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將這些色素最大程度地去掉,所以在經(jīng)過完善的洗牙后,由于這些沾上去的色素被很好地去除,牙齒會暴露其本身的顏色,即淡淡的黃色。總體來說,洗牙后牙齒會有一定程度的變白,然而作為一種預防及治療牙周疾病的手段,洗牙使牙齒變白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。

洗牙前要做哪些準備?

洗牙前需做血常規(guī)檢查和傳染病項目檢查,查看凝血功能是否正常,排除傳染性疾病。
洗牙時需要身體健康無不適,避免感冒、發(fā)燒、傳染性疾病活動期、女性生理期等洗牙。出血性疾病、急性牙齦炎癥,慢性病如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病情未控制的情況,不建議洗牙。
注意!安裝心臟起搏器患者不能洗牙!

洗牙后的維護


自我維護

● 建議3個小時之內(nèi)不喝濃咖啡、濃茶等有色的食物;
● 建議3個小時內(nèi)不吸煙;
● 24小時內(nèi)不要喝冰水,加冰的飲品食品可能會造成牙齒敏感程度的加重;
● 如果患者牙石很多,洗完牙會有出血的情況,此時不建議喝熱飲或者食過熱的食物,因為遇到熱的時候,血管擴張導致牙齦更容易滲血;
● 洗牙后若有敏感不適,建議使用脫敏牙膏脫敏;
● 洗牙過程若發(fā)現(xiàn)患有牙周炎、牙齦炎、齲齒等口腔疾病,建議盡早治療;
● 飲食避免進食刺激性或過硬的食物;避免進食顏色較深的食物;
●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(wèi)生,堅持每天正確的刷牙方式(巴氏刷牙法),使用牙線、牙間隙刷等清潔牙間隙。

定期復查

● 口腔疾病多為慢性病,病程長,癥狀輕,不易察覺。為了口腔健康、預防牙周疾病,建議定期去醫(yī)院復查;
● 口腔衛(wèi)生情況好,常規(guī)保健洗牙的,建議每年洗1次牙;
● 有口腔疾病的,如牙周疾病、牙疼等問題的人,建議每3~6個月洗1次牙;
● 戴保持器或活動義齒者,長期吸煙者和飲咖啡的人,建議每3~6個月洗1次牙。





口腔科簡介
濮陽市人民醫(yī)院口腔科是河南省重點培育學科、國家住院醫(yī)師規(guī)范化培訓基地??剖椰F(xiàn)有醫(yī)護人員32名,主任醫(yī)師5人,副主任醫(yī)師7人,主治醫(yī)師9人,住院醫(yī)師3人,其中醫(yī)學碩士8人,分為口腔內(nèi)科、口腔頜面外科、口腔修復科、口腔正畸科、口腔種植科等,常規(guī)開展牙體牙髓治療、牙周疾病診治、全口潔牙,各類簡單及復雜牙拔除、口腔頜面部腫瘤、外傷的診治,固定修復和活動修復、簡單及復雜種植義齒修復,早期、固定、隱形牙齒矯正等。
門診地址:門診三樓南側東診療區(qū)
病區(qū)地址:住院一部12樓口腔科
門診電話:0393-6162192
病區(qū)電話:0393-6162091
供稿:李曉聰
編輯:宣傳科
(部分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)
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