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是傳染病多發(fā)季節(jié),我們只有了解了相關知識,增強預防意識,強化預防措施,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、早隔離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才可以有效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。
那么春季有哪些常見的傳染病呢?它們都有哪些癥狀、又如何如何預防?
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。
1 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,潛伏期一般情況下2-10天,傳染期大約2-3周; 2 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毒可經(jīng)胃腸道(糞--口)傳播,也可經(jīng)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等)傳播、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、皮膚或粘膜皰疹液、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的傳播;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,好發(fā)年齡在6月齡至5歲內的兒童,3歲內更常見; 4 主要癥狀 以口腔粘膜皰疹,手、足、臀等處斑丘疹、皰疹為主要特點,多伴有發(fā)熱。 預防措施 注意飲食衛(wèi)生; 避免與患兒接觸; 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應消毒; 飯前便后要洗手; 盡量少去人群擁擠的場所; 注意休息及營養(yǎng); 注意開窗通風; 按時接種疫苗。
流行性腮腺炎
流行性腮腺炎,俗稱“痄腮”,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1 傳染源 流腮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本病的傳染源,潛伏期8-30天,腮腺腫脹前7天至腫脹后9天均具有傳染性; 2 傳播途徑 呼吸道飛沫、直接接觸或接觸含有病毒的污染物傳播;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,易在幼兒或小學生(5-9歲)中流行; 4 主要癥狀 部分患者有數(shù)日的發(fā)熱、頭痛、肌痛、乏力和食欲缺乏等前驅癥狀,也可無前驅癥狀,隨后逐漸出現(xiàn)唾液腺腫脹,腮腺最常受累。 預防措施 接種疫苗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; 流行季節(jié)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; 養(yǎng)成良好的個人衛(wèi)生習慣; 做到“三勤兩多”:勤洗手、勤通風、勤曬衣被、多鍛煉身體、多喝水。
猩紅熱
猩紅熱是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導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1 傳染源 患者和帶菌者,猩紅熱具有一定的潛伏期,通常2-3天,短者1天,長者5-6天,一般在發(fā)病后至一周內均具有傳染性; 2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呼吸、咳嗽、打噴嚏、說話等方式經(jīng)呼吸道飛沫傳播、也可經(jīng)皮膚傷口或產(chǎn)道傳染;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,臨床上3-7歲兒童常見; 4 主要癥狀 發(fā)熱;皮疹--全身皮膚彌漫性發(fā)紅,壓之褪色,有癢感;皮膚皺褶處,皮疹密集成線,壓之不退,稱為帕氏線;口唇蒼白圈;咽峽炎;草莓舌;楊梅舌。 預防措施
猩紅熱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,應以加強兒童個人衛(wèi)生為主。
幫助兒童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; 環(huán)境通風和消毒; 若周圍出現(xiàn)猩紅熱的患者,家長要密切觀察兒童的身體狀況,一旦出現(xiàn)發(fā)熱和皮疹,及時就醫(yī)。
水 痘
水痘是由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
1 傳染源 水痘患者和帶狀皰疹患者,病毒存在于患者的上呼吸道及皰疹液中,從發(fā)病前1-2天至皮疹完全結痂為止均具有傳染性; 2 傳播途徑 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,直接接觸皰疹的皰漿也可被傳染,潛伏期2-3周;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,嬰幼兒和學齡前、學齡期兒童發(fā)病較多; 4 主要癥狀 水痘發(fā)病較急,前驅期有低熱或中度發(fā)熱、頭痛、肌痛、關節(jié)痛、食欲不振、咳嗽等,起病數(shù)小時或在1-2天內即成批出現(xiàn)周身性紅色斑丘疹、皰疹、結痂為特征的發(fā)疹情況,皮疹首先出現(xiàn)在面部、頭部、頭皮和軀干。 預防措施 控制傳染源:水痘患者自出疹至全部水痘皰疹結痂期間,需要進行隔離; 保護易感人群:家長盡量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場所,避免接觸患有水痘的兒童及有帶狀皰疹的年長者; 增強免疫力,讓孩子多鍛煉身體,多吃營養(yǎng)豐富的食物; 接種疫苗:疫苗是控制水痘傳播最經(jīng)濟、最有效的手段。
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。 1 傳染源 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的傳染源,自潛伏期末至發(fā)病后5天均有病毒從唾液、痰液、鼻涕等分泌物排出,傳染期為一周,以發(fā)病3天內傳染性最強。 2 傳播途徑 呼吸道飛沫傳播,也可通過病毒污染的茶具、食具、毛巾等接觸傳播。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。 4 主要癥狀 主要以發(fā)熱(部分病例可出現(xiàn)高熱,達39℃-40℃),伴畏寒、寒戰(zhàn)、頭痛、肌肉關節(jié)酸痛、極度乏力、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,常見有咽痛、咳嗽,可有鼻塞、流涕、胸骨后不適、顏面潮紅、結膜輕度充血,也可有嘔吐、腹瀉等癥狀。 預防措施 勤洗手; 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; 流行季節(jié)主動帶好口罩,避免去人多或擁擠、空氣污濁的地方; 鍛煉身體,增加機體的免疫力; 注意保暖,注意休息,保護身體的免疫力; 接種流感疫苗,接種流感疫苗后,可以減少患病率,也可減少重癥的概率,但不是絕對的,因此,注射疫苗后仍要做好防護。